2o24管婆澳门正版资料,
- 42
- 2024-12-26 15:21:37
- 21
捞佬是什么意思?
捞佬(粤:laau1 lou2),粤语词汇,同捞松(粤:laau1 sung1),为广东人所称,是指不讲粤语的外地人
“捞佬”和“捞松”的叫法起源有二,一是谐音自官话“老兄(lǎo xiōng)”,二是来自粤语“捞世界”,广东人把钱财比喻为水,而捞这个动作和水有关,便把外省人来广东打工赚钱的行为称为捞。
广东人把讲北方话的男性称为捞仔、捞头,把讲北方话的女性称为捞妹、捞婆,把在广东出生的外省人称为捞二代,把因为推普原因而不会讲粤语的本地人称为本地捞。“捞佬”一词后来传到香港、澳门,香港人和澳门人把“捞佬”称为“now佬”。
去澳门逛艺术展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澳门富有欧陆情调,是艺术家们向往的乐园,自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城区后,澳门的艺术、创作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澳门虽小,却潜藏着梦幻与梦想的氛围,每年不乏各式各样的艺术展,呈现出社会多元面貌,多不胜数的人间艺术表演,既可使人如痴如醉,又能让人充满视觉感官。
今天之澳门,拥有文化与独特历史背景,其之特质是古典和现代元素结合,中西融合的人文风貌,俱有传统基因又不失创新之多姿。
逛澳门,不得不提婆仔屋之文创区,只要踏足就不难发现艺术质感无处不在,逛大街小巷,更不难体验到古老的教堂融汇小石砌成的波浪条纹步行街景,又何不是一道道活生生艺术长廊呢!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音乐家?
我只说中国的音乐家。先说十个古代的:伯牙、师旷、李延年、嵇康、苏低婆、万宝常、李隆基、李龟年、姜夔、朱载堉。再说十个民国的:聂耳、冼星海、黄自、麦新、萧友梅、刘天华、华彦钧、赵元任、张曙、郑律成。跨越民国到解放后的十大音乐家:贺绿汀、李劫夫、王洛宾、马思聪、刘雪庵、周小燕、吕骥、黎锦晖、朱践耳、李焕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等。
2、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性在于重塑并定义了古典音乐,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
代表作品有:《奏鸣曲》、《协奏曲》、《安魂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费加罗的婚姻》、《降B大调第二十七号钢琴协奏曲》等。
3、冼星海
1905.6.13-1945.10.30,祖籍广东番禺(现属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毕业于巴黎国立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生产大合唱》等。
4、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平均律钢琴曲集》等。
中国史上唯一信奉天主教的皇后是谁?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古代中国宗教信仰多元,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山野黎庶,笃信儒释道三家的比比皆是,甚至连皇帝、皇后都不能脱俗。但就天主教信仰而论,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却只吸纳过1位身居至尊之位的信徒,此人,便是南明孝刚匡皇后王氏。
王皇后本名不详,南直隶苏州府人,广东某地知府王略之女,大约在1640年左右嫁给桂王朱由榔为妃。王氏跟朱由榔感情真挚,婚后为他生下3子,即哀愍太子朱慈煊、沅哀王朱慈䇥、沔殇王朱慈熠。隆武二年(1646年),隆武帝在汀州殉国,由于他没有子嗣,所以桂王朱由榔便在大学士丁魁楚、瞿式耜等人的拥戴下,在肇庆登基称帝,是为永历帝。
朱由榔登基后,正式册立王氏为皇后,并册封朱慈煊为太子。从此前的经历来看,王皇后是一个传统的汉族女子,信奉的是儒家“三纲五常”学说,然而,在正位中宫2年后,她竟然改宗天主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切,还要从葡萄牙军队帮助南明抗击清军说起。
原来,隆武帝在位时,因久闻葡萄牙人的武器先进,尤其是“红衣大炮”威力无比,如果能用来抗击不断南下的清军,或许能起到奇效。为此,隆武帝派遣太监庞天寿为使臣,携意大利传教士毕方济一起赶赴澳门求援。澳葡殖民当局一向重视跟明朝的关系,所以在接到的隆武帝的求援信后,即刻派出300名士兵、6门火炮,跟随庞天寿前往福建抗击清军。
然而,庞天寿等人尚未抵达福州,便在途中得知隆武帝已经殉国的噩耗,旋即又获悉朱由榔已经在肇庆称帝的消息,遂改道前往广东。庞天寿抵达肇庆后,将自己前往澳门求援的经过告诉永历帝,并向他介绍葡萄牙士兵及火炮的情况,令后者大感兴趣。永历元年(1647年)二月,清军李成栋部进攻桂林,守将瞿式耜向朝廷求援,永历帝遂将葡萄牙士兵编入援军队伍,赶赴桂林参加防守。
出于永历帝君臣意料之外的是,仅有300人的澳门援军,竟然凭借着洋枪大炮的威力,把清军杀得丢盔卸甲、死伤相枕,不仅成功地保住桂林城,而且还帮助明军趁势收复大片失地,简直是奇迹。当前线的捷报不断地传到肇庆后,永历帝君臣欣喜若狂,竟然由对洋枪洋炮的崇拜,上升到对洋教的崇拜。
为了感谢葡萄牙的援助,同时也出于继续获得前者援助的希望,永历帝竟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命令宫中所有的人,无论高低贵贱都要皈依天主教,并接受洗礼,时在永历二年(1648年)初。当时,包括马太后、王皇后、太子朱慈煊在内,共有嫔妃50人集体接受御用神甫瞿纱微的洗礼,而受洗的太监、宫女数量更是难以计算。然而,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太特殊,永历帝并没有接受洗礼。
洗礼结束后,王皇后等人都获得一个教名。其中,王皇后的教名为“亚纳”,朱慈煊的教名为“当定”(即“君士坦丁”),由此王皇后也成为唯一信奉天主教的皇后(详情见《明末政权与洋教士》、《中国基督教史纲》、《中国基督教史》等书),这在中国历史上堪称“破天荒”之举。
然而,集体皈依天主教并未让南明小朝廷摆脱困境。当年10月,清军再次大举南侵,永历帝再次派人赴澳门求援,结果澳葡当局仅以火枪百枝相助,无异于杯水车薪。在这种情况下,王皇后为替君父分忧,只好派陈安德与波兰传教士卜弥格直接赴罗马向教皇求援。在致罗马教皇的书信中,王皇后诚恳地祈求“天主保祐我国中兴太平”,并希望教廷多送耶稣会士来中国广传“圣教”。
然而,罗马距离广东有万里之遥,就算是教皇接受南明的请求,那么等到援军到达时,恐怕已是4、5年之后的事情了,对挽救危局起不到任何作用。更何况,此时在位的英诺森十世,根本无意于介入到东方的战事中。所以,陈安德前后出使近11年时间,回国时除带回一封教皇送给永历帝、王皇后的安慰信外,再没有其他任何收获,永历帝夫妇看完回信后,唯有苦笑而已。
就在陈安德回国的同年,永历帝失去在中国境内的存身之所,被迫逃往缅甸避难,时在永历十三年(1659年)正月。永历帝入缅之初,尚能受到缅方的优待,然而随着清军吴三桂部逼近中缅边境,缅王莽白对永历帝的态度由此大变。永历十六年(1662年)二月,莽白派军队突袭永历帝的避难所,杀死大批南明官员、皇族,并俘获永历帝、王皇后等人,随即将他们交给吴三桂。
在被清军押往昆明的途中,王皇后为避免遭受污辱,遂与婆母马太后自相扼喉而死,场面堪称悲壮。同年6月1日,永历帝在昆明篦子坡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终年40岁,太子朱慈煊及眷属25人也一同遇难。至此,明朝正式覆亡。永历帝等人遇难的消息传到厦门后,郑成功率三军恸哭,并为王皇后上谥号为“孝刚敏肃哲慎正和应天顺圣匡皇后”。
资料来源:《明末政权与洋教士》、《中国基督教史纲》、《中国基督教史》 、《南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