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观影人次超2亿,哪吒2观影人次超2亿次
- 42
- 2025-02-13 21:21:51
- 72
- 如何看待《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影人数突破1亿人次大关,这件事情?
- 为什么新版哪咤,剧情与以前版本不同,却能破十亿票房?
-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影人次破亿,为何有人认为其没有开启国产动画电影元年?
- 《哪吒》观影人次破亿,为何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女性成观影主力?
如何看待《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影人数突破1亿人次大关,这件事情?
《哪吒》上映至今已经是第19天的事情了,毫无疑问,今天的单日票房营收也理应会达到超1亿的程度。
但是,我继续说“票房”的事情,你们还会有感觉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现实中的所有东西都必定符合经济学理论中的“边际效应递减原理”,票房再耀眼,那也有被“吃撑”的那一天。
所以,我们今天换换口味,同样是赞叹《哪吒》的牛叉,但我们来看看这样一则微博热搜内容---在了解大概内容后,我将会给出自己的看法。
“哪吒观影人次破亿”
目前排名第43位置,相关阅读数量也只有600+W而已,但鉴于这是一条新鲜滚热辣的话题资讯,所以在随后的舆论发酵中理应会得到更高位置的蹿升。
具体内容其实从“顾名思义”中就能够理解到了---
上述海报是依据猫眼数据统计而制作出来的内容,截止第19天时间,哪吒的总观影人数已经突破了1亿人次了。
这有多厉害?两点!
其一,从总人口的角度来说,平均下来大概相当于每14个中国人,就存在1个看过《哪吒》的小伙伴(截止2018年中国人口为13.95亿)。
你说这不合理?明明就存在N多粉丝跑去2-3刷,乃至10刷都有?
但要注意了,经常玩着微博,转发着朋友圈,跑去电影院当做日常娱乐活动的人群,绝大部分比例都是来自1-2线城市的居民,这完完全全和更广阔的“农村民众”是毫无关系的。
下图为2013-2017年的农村人口走势分析,基本都能够徘徊在40%左右---
这说明什么?我们不妨留意一下最近两年崛起的,其市值还曾一度超越京东的“拼多多”吧。黄铮的一句“五环内的人不懂五环外的人的想法”成就了一家几百亿美元的电商公司。
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中国广袤的土地之上,其实还有着许许多多被“冻结”的财富吗?而这可能是10刷的用户能够弥补回来的吗?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假设电影这东西能够在国内充分普及,那《哪吒》这部电影能够笼络到的受众就绝非只有1亿。所以所谓的平均下来每14个中国人就有1人观看《哪吒》是绝无夸张的说辞。
另外, 第二点要说的就是,这个突破1亿观影人次的成就,也让《哪吒》成为了相继《战狼2》《流浪地球》之后的中国影史第3个破亿的作品,当然,若论动画类目,那是妥妥的前无古人。
不过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如今《哪吒》的预测票房已然从前两天的47亿+,回落到了46.44亿的程度了。
这也代表着,《哪吒》将很有可能失去夺取《流浪地球》凭借“46.87亿”获得的中国影史第二的位置。
作为一名动漫自媒体人,以及对于那些已经10刷哪吒的小伙伴来说,这都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
那怎么办呢?其实答案就在“预测票房的模型基础”之上---对于一部作品的预测,除了考虑这部作品在当下的舆论影响和票房走势之外,也务必关联上未来可能上映的大作(同期上映,势必会造成一定的票房分流)。
《上海堡垒》未上映前,《哪吒》的票房是一直都未有超越过《流浪地球》的,而待到这部科幻大作上线,并给我们展现了何为“一天暴毙”的戏码之后,《哪吒》悄然获得了短暂超越《流浪地球》的机会。
如此说来,不妨再安排多几部辣眼睛的电影吧,或许对《战狼2》的超越也是指日可待了。
关注【隔夜说动漫】,一个有趣且有深度的动漫自媒体。
如果觉得回答对你们有用,麻烦“点赞”以表鼓励!
为什么新版哪咤,剧情与以前版本不同,却能破十亿票房?
新版《哪吒之魔童降世》虽然和以前老的《哪吒闹海》不同,但其凭借优秀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和票房的成功。
画风
首先最大的不同就是新版哪吒引入了CG3D特效技术,特效技术的应用占到了全篇的百分之八十,电影就是凭借高质量的画风加特效征服了大部分看客的心。每一帧每一画都非常用心,与日本的动漫产业画风并无差异。国漫的兴起也让动漫这种新兴产业有了发展前景。尤其是cosplay漫展事业更是风生水起。
剧情
剧情虽然与原来的哪吒闹海不同,但新版本哪吒的剧情也让观众能够接受,并且引入了很多网络流行的段子和话语让整部电影看起来更加时尚。
口碑
这是一部口碑爆炸的电影,誉为年度最佳动漫黑马并不为过。豆瓣8.7,淘票票和猫眼9分以上。票房达十亿可以说非常正常了。
价值观
影片展现了一个不屈服命运的哪吒,与命运抗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勇气。最后他知道父亲和师傅为了能让他多活一天所做的努力的时候,他的心路历程发生了转换,让人看了都觉得舒服。
整部《哪吒之魔童降世》虽然与《哪吒闹海》有区别,但是却真正的创作出了一部属于当代时尚的国漫凤的动画片。因此破十亿是必然,网上预测22亿呢。希望国产动漫越做越好能在世界有一席之地。
改编才是这部电影的最大魅力
正是因为改编,使得新版的故事深入人心,引发共鸣,让观众跟着剧情走,感受片中的喜怒哀乐。
同时,正能量的中心思想让这部电影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
上映仅仅五天票房便突破十亿元,达到了国产动画电影从没有到过的高度,接下来还将继续创造新历史。
口碑、票房双丰收也证明观众对这部剧的认可,任何营销方式都比不过自来水的安利,发自内心的安利,一个带一个的观影,也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历史产生。
哪吒因为出生而遭到唾弃,尽管他努力的表达自己的善意,但得到了依旧是旁人恶意,哪吒也因此自暴自弃,觉得应该用加倍的恶意去对待世界,到最后因为感受到李靖对他的爱,爱他胜过爱自己,愿意替他抗下天雷,就这样,哪吒阴暗的内心重现光明,变成了我们熟知的英雄小哪吒。
而敖丙,天性善良,却因背负龙族复兴的大任,无法自由选择生活,也没有如哪吒一般的父亲,最后险些令陈塘关百姓惨死。
通过对照,哪吒的天性恶对比敖丙的善,但结果却恰恰相反,由此可见,即使是天性恶经过爱的感化也会重向光明,天性的善不经正确引导也会走向歧途。
这样一部富有内涵,不做作的电影怎么会收获不到观众的喜爱呢。
猫眼预测《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终票房将会达到41.78亿元,如果以预测票房为最终票房,该片将会在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上为例第四名,仅次于《复仇者联盟4》的42.4亿元。
最后,你觉得《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终票房能否超过复联4呢?说说你的想法吧。
这个不是同年代的产品,没有可比性。老版的哪吒生于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的经济水平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票价相差上百倍,影院规模及影视观众数量相差悬殊,全民消费水平很低等等因素。现在人的审美观念及喜欢新奇的思想促动观众去观看新作品。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1 大胆创新
1979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哪吒闹海》,无疑是很经典很成功的。
当年,这部动画片获得了不少国际国内的大奖。它成了一代人的记忆,也成了一座里程碑,似乎很难去超越。
如果还顺着以前的思路,以前的故事去创造,很难有新意,也很难突破。
今年,横空出世的《哪吒之魔童降生》做了大胆的颠覆,它给了人们新的视角、新的故事、新的理念。
这种大胆创新,突破了从前的故事框架,也突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式。
所谓不破不立,这种突破如一股勃勃的生机,给国内动画界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希望。
2 特效精彩
由于技术原因,以前的动画更多的是平面的,而如今的动画变成了三维立体的,这对于视觉的冲击力是完全不同的。
既然时代在进步,科技也在进步,那么动画制作肯定也在不断进步。
我们看到《哪吒之魔童降生》的动画特效做得相当出彩,不亚于好莱坞的制作水平。
这样级别的创作,当然会吸引大家的目光,所以《哪吒之魔童降生》取得好的票房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3 幽默风趣
《哪吒之魔童降生》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幽默风趣。
不管是太乙真人讲的川普,还是哪吒嘴里成天念叨的打油诗,《哪吒之魔童降生》这部动画片讲故事的方式和从前也是截然不同。
它时而紧张、时而诙谐、时而感人,在一种张弛有度的节奏中,推进着故事的发展。
让人们看起来更自在,更轻松。
这对于生活在现代快节奏中的人们,可能是一种更好的调剂,也是一种更好的观影感受。
所以,我认为新版哪咤,虽然剧情与以前版本不同,票房却能破十亿并不奇怪,这代表了时代的进步,人们理念的进步,是好事。
今天是《哪吒:魔童降世》(简称“《哪吒》”)正式上映的第六天,也是它票房上十亿的一天。(周末看完电影的时候我曾经立下flag,一定要在它破十亿的时候把这篇稿子发出来,谁能想到它周二一大早就破了,影迷朋友们你们不用上班的吗!)
纵观最近的各大社交平台关于《哪吒》的讨论那是相当的激烈。国漫崛起、年度最佳云云的彩虹屁铺天盖地。就连由电影内容延伸出来一个cp向的子话题也坐拥4亿的阅读量。
作为一部院线电影,其最基本也是最直观的评判标准就是票房,那么我们就来说道说道《哪吒》的票房:
104.2小时(四天多)票房突破10亿,这个票房增长速度可以说是非常可以了。
并且截止到目前为止,《哪吒》在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排行榜上也已经一路赶超国内外不少高票房动画电影并且票房仍在高歌猛进。
不仅和历史上比较厉害的动画电影相比,《哪吒》的票房数据分外耀眼。正在热映的其他电影和《哪吒》比起来也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哪吒上映至今,在每人大盘中不仅票房占比天天第一,院线每日的排片占比也一直位居榜首。
(票房更多的是观众的选择,而排片更多的则是市场的反馈)
除了票房上喜人的成绩外,在各种可以对《哪吒》有露出的社交媒体平台上面,《哪吒》的声量也不容小觑。
先说我们最熟悉的微博:
最近一个月(其实热搜在14日以后才开始出现),热搜榜中共有29条与电影《哪吒》相关的热搜词条。
在《哪吒》票房破10亿的30日更是一口气上了7条。虽说热搜榜单有水,且水很大,但是微博上还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证明。《哪吒》的热度绝不是徒有其名。
最近一个月里,有近100位娱乐行业的知名人士转发或直发了和《哪吒》相关的微博内容。
其中仅在话题#扎一个丸子头#下发博并没有直接提电影的艺人有5个;
另外这些人中还有8个人人是和电影直接利益相关的,比如光线传媒的副总刘同(然而刘同这个文案就好像《哪吒》是他继子)、唱主题曲的GAI、配音演员们还有光线经纪旗下的演员们。
剩下的大多数是就电影或者电影内容发布微博内容的艺人大概有50人左右。
另外,《哪吒》在抖音平台也取得了不错成绩:
和电影高度相关的话题#哪吒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分别获得了4.5亿和9.5亿的播放量。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影人次破亿,为何有人认为其没有开启国产动画电影元年?
这个不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没有到元年的原因是,优秀作品太少,就一部两部来说不足矣说明中国动漫的崛起。
再者说,光是国人欢天喜地的喝彩,只是自娱自乐而己。不能走出国门的动漫不算崛起,要像日本动漫一样,让世界都认识、都认可。
把本国的文化传播出去,中国动漫加油💪💪💪
我觉得元年已经过了,元年属于《大圣归来》,《大圣归来》是国漫崛起的标致和开始,之后的白蛇,大护法到今天的哪吒,都是崛起路上的里程碑,只是哪吒这个里程碑闪的事金光
元年这个概念在各个行业都用烂了,不过基本有一个规律,但凡还使用这个关键词的基本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步入元年,安慰的成分大于实际情况。而真正步入元年的行业,基本都低头圈地,没人在出来吵吵了。
什么是元年?在乐娱启示录看来,每年单蹦出来一部作品打个强心针,这不叫元年。只有每年有规律的出现多部成功作品,让整个行业找到感觉,这才是 元年。
而这样的基础不仅仅在创作者方面,当然创作者也很重要。还在于整个市场环境的逐渐成熟和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认可度的提升。它是一个整体效应的综合,而不是现象级产品的出现。
因此,不仅仅国产动画电影没有真正开启元年,包括国产科幻电影也没有,只能说大家在探索的路上找到成功的可能性。
因为这些人哪怕自己拿不出好作品来,也不希望看到别人的作品成功,红眼病对于动漫行业来说也是流行病,只不过不像相声界那么闻名罢了!
另外所谓国产动画电影元年早在上世纪以上海美影厂优秀作品为代表的时代早已过去了。今天只能说是沉沦已久后再出发!
《哪吒》观影人次破亿,为何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女性成观影主力?
首先先恭喜国漫之光《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影人数成功破亿!接下来来回答问题:
其实回看之前的几部高票房电影,无论是《战狼2》、《红海行动》还是《流浪地球》,男性毋庸置疑都是观影的主要军,而此次《哪吒之魔童降世》则是年轻女性观众较多,百分比达到了57.5%,远超其他电影,而对于这一现象的发生我认为可能有以下2个原因:
1. 电影类型更受年轻女性喜爱
与其他几部电影相比,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无论是叛逆小子哪吒还是翩翩公子敖丙,他们的形象都明显更讨女性喜爱,同时整部电影轻松愉悦,也适合年轻女性观看。
2. 动画类型是很多年轻妈妈的选择
作为动画电影,小孩子一定是最佳观众,这也就吸引了很多年轻妈妈和自己的孩子一同走进影院。
年轻女性观影群体的崛起说明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年轻女性有着不输于男性的消费能力,这值得引起更多电影投资人与制作人的重视,也期望未来可以有更多适合年轻女性的电影出现。
我是影视奇怪君,原创不错,如果觉得不错点个赞吧!谢谢大家!
《哪吒魔童降世》欢迎人数成功破亿,票房更是顺利进入了内地票房排行榜前五,暂居第四。有望破三,但是,还需要继续发力。哪吒的成功有你的一份,也包括有我的一份。相信这个暑假最热门的电影主题毋庸置疑肯定是《哪吒魔童降世》。据统计《哪吒魔童降世》的票房,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女性成为了主力军。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类群体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
在一二线城市拼博的年轻女性,大多数都属于毕业之后出去闯荡的年轻群体,又或是海归留洋。相信各位看官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大学毕业之后先出去闯荡一番。当然,这也不全部都是这种情况,也有一些一直拼搏于大城市的年轻人。这些人在工作之余更会适当的补充自己精神世界。像在一二线工作的人群相信都有这种感觉,物质世界总觉得得不到满足,所以就试着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就会选择娱乐、文体等等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当然,这里也不是说三四线城市没有这情况,只不过相对而言会较为少。
人口密集系数
当代年轻人有极大一部分都奔向大城市寻求自己的机遇。这也导致一二线城市人口相对密集的情况。人口密集度高,而且在一二线城市主要群体也是年轻人。相信有很多看官都记得每年过年闹市变空城的新闻吧?其实这也是外来人口的基数过大的一种表现。
网络传播效应及动漫效应
这是比较偏冷门的一种说法,比起一二线城市网络传播渠道,三四线的传播渠道可谓是少的多。这种传播速度也直接导致了,不管是好的东西还是坏的东西都像病毒似的传播着,这也是网上所说的“病毒感染”。动漫效应呢,其实也是一种新的说法,换句话说就是动漫粉大集合。一二线城市有各式各样的动漫社团组织,他们大部分是由年轻女性组成,这也是一个小因素。当然,其他三四线城市也有,只不过相对要少。
总结:并不是说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女性是主力军,换句话说,应该是各个地方组成的一二线年轻女性是主力军。
感谢阅读!
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哦
尽管这两周来接连上线了《烈火英雄》、《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以及鹿晗、舒淇主演的《上海堡垒》,但是没有哪部片子能把《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拉下票房头名哪怕一天。
靠着连续18天的单日票房头名,《哪吒》在上周末成为中国影史上第四部跨过35亿票房的电影,同时观影人次也在今日正式破亿。截至毒眸发稿,其票房也即将超过《红海行动》,位列中国影史第四名。如果不出意外,其最终票房会超过40亿,跨入中国电影的“40亿+”俱乐部。
《哪吒》票房已破36亿
回看《哪吒》的35亿之路,其从首周开始起就呈现了爆款影片的票房走势,在上映后口碑爆棚的情况下,第一周周天的2.8亿票房逆袭超过了周六的2.3亿。而进入第二周的工作日之后,哪吒的票房居然没有大幅下滑,接连在工作日票房迫近2亿,其周一1.8亿的票房成绩也成为今年春节后最好的单片周一票房。
8月1日《烈火英雄》上映,但是影片的票房冠军维持了还不到半天就被《哪吒》反超,最终当日《哪吒》票房达到了1.76亿,超出《烈火英雄》的1.19亿;之后再上映的《使徒行者2》与《上海堡垒》则完全没有对《哪吒》造成威胁。
第二周周末,《哪吒》的票房更是两天都超过3亿,远超首周末两天的票房。无论是周日票房超过周六,还是第二周周末票房超首周,这都是过往口碑发酵爆款影片(如《战狼2》)的标准走势。
《哪吒》刷新动画票房记录仅用8天
尽管身边高喊“二刷”、“三刷”的影迷不在少数,实际上哪吒的复购票率在几个爆款影片里反而是最少的。有购票机构提供给毒眸的数据显示,《哪吒》的复购率只有7.7%,低于《战狼2》的10.9%,《复仇者联盟4》的8.8%以及《流浪地球》的8.5%。
把《哪吒》和过往的高票房动画电影对比来看,可以看出在《哪吒》刚刚创下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时,灯塔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图显示,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女性成为影片购票的主力。
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女性成为影片购票的主力(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而如果对比超过35亿的电影,《哪吒》也是其中唯一非“直男向”的影片——在灯塔专业版上,虽然票房过35亿的几部影片的观众城市和职业分布没有大的区别,但是无论是《战狼2》、《流浪地球》还是《红海行动》,男性观众都成为了电影票房绝对的主力,《哪吒》则是女性观众占比较多,百分比达到了57.5%,远超其他几部影片。
《哪吒》的女性观众占比达到了57.5%
灯塔专业版提供给毒眸的数据显示,在购票的年龄性别比里,30岁以下女性观众的占比达到了32.51%,是占比最多的一个群体。
“以往《大圣归来》这样的影片,都是男性会多一些。《哪吒》的女性很多,在我们影院大概是65%对35%的比例,而且很多都是年轻女性。”一位二线城市的影城经理告诉毒眸。
另外几家二线和四线城市的影城经理同样证实了这一观点,在他们影院,年轻女性都成为了《哪吒》最主要的观影人群。“影片整体的基调比较轻松欢乐,而且这一版《哪吒》里哪吒是比较坏小子的叛逆形象,敖丙则是一个翩翩公子的形象,都比较讨女性喜欢,再加上微博上热议的‘藕饼CP’,影片吸引年轻女性观众也不足为奇”。
微博上的藕饼CP饭绘(画师:千叶-肖)
另一位影城经理则认为,除了人物形象与“藕饼CP”,《哪吒》适合儿童观众也成为年轻母亲青睐的重要原因:“这两年适合儿童观看的优秀的动画电影并不多,《哪吒》吸引到了不少年轻妈妈。我影城有年轻女性自己观看了影片之后又带了孩子来看的。”
而在济南百丽宫的影城经理董文欣看来,以前的爆款影片对女性都并不算友好,《哪吒》冲击40亿则说明了女性观众同样有不落直男的消费能力:“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本身就是女性观众群体更多,《哪吒》的女性观众多说明影片也适合当下的电影观众群体。排名靠前的几部影片都是军事、战争题材,都不太是女性关注的类型。这几年大女主的影片都不多了,未来市场应该出现更多女性向的商业影片,它们都会有很不错的票房潜力。”